"中華英烈網"

一筆一畫“繪”尊崇

2024-08-27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莫把丹青等閑看,無聲詩里頌千秋”。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中,繪畫一直被賦予記錄史事、傳承文化、賡續(xù)血脈等重要功能。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生飽蘸真情為英烈畫像,讓烈士親屬的思念有了依托載體,讓英烈事跡的傳播有了生動的影像,意義深遠,值得點贊!

落筆繪英雄,行動顯尊崇。英烈是革命年代沖鋒于槍林彈雨中,為民族求解放、為人民謀幸福的人;英烈是和平時期逆行于危難中,為我們赴湯蹈火、負重前行的人。英烈的精神和事跡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不竭的精神動力,唯有融入主流價值、嵌入精神追求,方不會在風吹雨打中消磨,在時代發(fā)展中遺忘。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生以己所長畫英烈模樣、展英雄風采,是新時代青年愛國擁軍、尊崇先烈的生動實踐。

魯迅先生說,美術家固然須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須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繪畫本身就是一種“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的藝術,需有“欲得妙于筆,當得妙于心”的積淀。由于英烈所處時代的條件局限性,他們大都沒有留給后人追思、緬懷的圖片和影像資料,繪畫者僅能從寥寥數語的生平信息、家屬的模糊記憶中構思描摹。而這些現實的制約往往又給了繪畫者翻閱更多文獻資料、反復修改打磨的機會,也更利于他們學習更多歷史知識、了解更多英烈事跡。為英烈畫像的過程也是一種接受熏陶感染、精神洗禮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雙向奔赴、相互進益的社會實踐。實際上,無論是宣講紅色故事、走進火熱軍營,還是走訪軍屬烈屬、慰問老兵,只要主動靠近、用心感知,都會是一段進德修身、錘煉人格的美好經歷。

藝術不只是技藝的展現,也是藝術家情感與思想的傳達。安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師生不僅用手中的畫筆實現了烈屬“再見”親人、“實現”團圓的夢想,也發(fā)揮了傳播英烈事跡、弘揚英烈精神的作用。他們用繪制的李家發(fā)、尋淮洲等英雄事跡繪本在社會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心中播撒下了尊崇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爭當英雄的種子。這也為我們更好地推進愛國擁軍工作深入群眾、引導群眾,提供了有益借鑒。

一筆一畫,描摹英雄形象;一點一滴,體現尊崇關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有科技助力、有文化賦能,相信會有更多的志愿者以自己的才華、技能、特長為“筆”,以偉大時代為“紙”,繪制出更多愛國擁軍的恢宏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