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英烈網(wǎng)"

一聲“爹”,遲到了八十多年

2024-05-15 來源:中國國防報

    初夏時節(jié),中國記協(xié)組織近40名全國新聞界采編骨干來到安徽省六安市開展“‘四力’實踐”安徽行活動。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講解員講述了一段8年前的尋親故事,讓在場的媒體人紛紛落淚。

    “我叫吳立普,今年86歲,是烈士黃先彬的遺腹子。聽母親說,1932年初,父親告別家人奔赴戰(zhàn)場。說好了要趕在我出生前回來的,沒想到,這竟是永別。父親犧牲后,為了躲避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母親懷著我改嫁,直到1984年,父親被追認為烈士,這張烈士證才輾轉送到我的手里。我從沒見過父親,但我總會夢到他,雖然人影很模糊,可我知道那就是父親。我想他,今天專門來看看他?!?018年3月22日,一位穿著樸素的老人把一張烈士證帶到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工作人員面前,并說出了藏在心里多年的話。

    這張帶著老人體溫、已經(jīng)破損的烈士證上寫著:“紅四軍第十師二十九團機槍連連長黃先彬,一九三二年在蘇家埠作戰(zhàn)犧牲?!?/p>

    工作人員陪著吳立普在烈士墻上找到黃先彬的名字。讓人沒想到的是,同名同姓的“黃先彬”竟然有4位。撫摸著墻上的名字,吳立普把每一個“黃先彬”都一筆一畫地描了一遍。每描完一個名字,他都要輕輕喊上一聲“爹”。這一聲“爹”,遲到了80多年;這一聲“爹”,老人在夢里喊過無數(shù)遍

    那一刻,時間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鄂豫皖熊熊燃燒的革命烈火,引起敵人的恐慌。國民黨反動派對大別山蘇區(qū)展開第三次“圍剿”,在兵敗商潢、黃安之后,又集結重兵進攻皖西。紅四軍二十九團機槍連連長黃先彬接到上級命令,帶機槍連繞到敵后阻敵增援。讓他沒想到的是,敵人竟派了一個旅的兵力增援。無論是裝備、彈藥和人數(shù),雙方實力懸殊,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zhàn)斗。然而,敵人做夢都沒想到,機槍連硬是將他們堵在了焦土一樣的陣地上動彈不得。兩天一夜的血戰(zhàn),機槍連官兵成功切斷了敵人的增援,黃先彬也把20歲的寶貴生命永遠留在了蘇家埠戰(zhàn)場上……

    過了許久,吳立普抑制住悲傷,伸出滿是老繭的手,再次小心翼翼地撫摸了墻上的名字,每撫摸一個,又輕輕地喊了一聲“爹”……

    當年離開時,吳立普決定把烈士證捐贈給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博物館領導問他生活上有沒有困難,他笑著說:“我很好,我很好,謝謝你們。請把幫助留給最需要的人吧?!?/p>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這就是金寨,這就是老區(qū)真實的寫照。